Username/Email: Password:
 
Journal: Science in China: Earth Science  2010 No.6  Share to Sinaweibo  Share to QQweibo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Twitter    clicks:375   
Title:
汶川地震余震区东北端一个余震序列的地震学研究
Author: 罗艳; 倪四道; 曾祥方; 郑勇; 陈棋福; 陈颙
Adress: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Abstract:

    以往研究结果表明, 大陆板内成熟断层的浅部有断层泥的充填, 不能积累足够应变产生地震, 所以绝大多数地震的深度都深于5 km. 而年轻断层或完整岩体在积累足够应变的情况下可以发生浅于3 km 的地震. 汶川地震形成了200 多公里的地表破裂, 但是远震波形反演及余震分布表明, 主震可能继续往北东方向的地下破裂了50 多公里, 在破裂区东北端深部破裂可能引起浅部应力增加, 从而产生浅震. 2008 年7 月24 日在汶川地震破裂带东北端青川发生了一次Ms5.7 级的余震. CAP 方法反演表明, 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为逆冲型, 深度为3 km. 为了进一步确认震源深度, 本文利用震中距约15 km 的近台L0205 观测到的深度震相sPL 及面波体波振幅比确认其深度. 由于地震深度小于震中距1/5, Rayleigh 波才能发育, 在15 km 左右的距离上观测到远强于SV 波的Rg 波, 这也充分证明了这次地震的震源很浅. 在该台上还观测到该地震序列多次余震的sPL, 由此得到的震源深度都浅于3 km. 另一方面, 由于实地考察和InSAR研究没有发现汶川主震在这个地区有地表破裂, 所以本文认为这个地震序列是由于深部破裂引起浅部应力增加而导致完整岩体的新鲜破裂, 而非沿着汶川主震破裂带发生. 研究余震深度变化趋势及发震断层对认识主震发震机理及理解破裂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浅震; 震源深度; 波形反演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about this article

To avoid abuse of the message board, all messages will be checked before publishing.